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袁大鹏
袁大鹏,1914年生于金寨县古碑镇一户农民家庭,1929年参加革命,1931年加入中国***,1945年2月在无为周家大山反顽战斗中英勇牺牲。
1929年,古碑一带发生了六霍起义。起义胜利后,袁大鹏参加了少先队,他机智灵活,站岗放哨,破除封建迷信,打土豪斗地主等样样带头,很快担任了乡苏维埃少先队大队长。
1930年春,袁大鹏参加了红军,当年就当上班长。7月,袁大鹏随部队攻打英山县城,在追击敌人时,全班俘虏敌人一个排,袁大鹏一人就俘虏6名敌人,得到师首长表彰;在年底三打金家寨战斗中,他带头冲锋,用大刀连续劈死敌人,立了二等功。
1931年3月,袁大鹏随红四军参加双桥镇战役并被编入敢死队,他带着一个班冒着敌人密集炮火,向镇内猛冲,不料腰部中弹负伤。他顾不得伤势,一手捂着伤口,一手举着大刀冲锋。在红军的猛烈攻击下,国民党军溃不成军,敌34师师长岳维峻突围逃跑时被我活捉。
11月,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,此时袁大鹏已担任红12师35团排长。在一次参加伏击任务时,他杀敌心切,没等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便擅自出击,虽然歼灭一些敌人,但影响了整个战斗计划的实施,因此被撤去排长职务。他并不因为被撤职而消沉,决心将功补过。在总攻黄安城时,红35团被敌碉堡封锁住道路,袁大鹏抱着一束手榴弹,机警滚向敌碉堡,将敌人的机枪炸哑,使我军顺利接近城墙,解放了黄安城。战后,袁大鹏又被提升为班长,并光荣加入中国***。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黄安战役经过要图
1932年1月,红四方面军发起商(城)潢(川)战役。当时,袁大鹏与弟弟袁大道在同一个连队,袁大道担任打旗兵。2月8日,袁大鹏兄弟随红12师在豆腐店地区与敌人作战。当天,大雪纷飞,战斗十分激烈。在一次出击时,袁大道高举红旗,带头冲在连队最前面,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,当即倒下。袁大鹏深知,在这大雪弥漫的天气下,红旗就是指引冲锋的向导。他顾不得安置弟弟,顺势接过红旗,继续引领战友们冲锋。红军指战员们英勇冲杀,锐不可当,数万敌军人荒马乱,争先溃逃。此次战斗,总计毙、伤、俘敌4000余人,缴枪2000余支,蒋介石嫡系第2师遭受歼灭性打击。遗憾的是,由于救治不及,袁大道英勇牺牲。
1934年11月,袁大鹏随红25军从何家冲出发,开始长征。此时,他任红25军223团副营长。12月10日,首长们正在陕南庾家河开会,敌人突然奔袭而至,占领东侧高地,用机枪迫击炮向我猛烈轰击,形势十分危急。副军长徐海东令223团迅速夺回高地,争取主动。袁大鹏在团长指挥下,带一个连向东侧高地猛烈冲锋,在兄弟连队策应下,经过十多次争夺,终于夺回东侧高地,击退了敌人。庾家河战斗十分惨烈,军长程子华、副军长徐海东都身负重伤,袁大鹏左臂和左腿也负了伤。
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,由于袁大鹏多次负伤,身体虚弱,组织上决定让他休养治疗。他利用休养的机会,抓紧学习文化知识。身体康复后,组织上又调他去抗大学习,使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指挥员。
全民族抗战爆发后,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。1937年底,新四军军长叶挺来到延安,要求***派干部充实新四军骨干,当时在抗大学习的袁大鹏便随叶挺南下到皖南军部,担任教导队队长,负责训练新四军营、连干部。由于他军事素质好,又能身体力行,学员们政治和军事水平都不断得到提高。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油画作品:《皖南事变》
1941年1月,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,正随新四军军部向北转移的袁大鹏和战友们在茂林地区被重重包围。经七天七夜血战,新四军将士大部分壮烈牺牲,袁大鹏和少数同志拼死突出重围,辗转到达江北地区。
不久,新四军重新整编,袁大鹏被任命为新四军第7师挺进团参谋长。7师刚成立时,全师仅2000余人,其中包括从皖南事变中突围出来、陆续到达江北无为地区约1000人的新四军指战员。
7师成立不久,师领导便着手组建教导大队,目的是适应斗争形势的发展,培养更多的军政干部。袁大鹏被调任教导大队大队长,下辖两个中队:一个队是由部队调来的基层干部队,负责培养军事指挥干部;另一个队是接收地方新参加工作、具有初中或高小文化水平的知识青年,负责培养部队的文化教员、青年干事等。教导大队受师部直接领导。袁大鹏坚持一面作战、一面教学,度过了初创时期的艰苦岁月。一次,师部命令他带教导队30名学员,护送20多名干部到苏北新四军党校学习。通过全椒县敌人封锁线时,不料和伪军遭遇,袁大鹏紧急向学员们动员:“我们护送的这批干部,是党的宝贵财富,我们和敌人拼命,也要把他们送到苏北党校去!”随后将学员分成3个战斗小组,一组护送干部通过封锁线, 一组掩护,自己则带一组正面抗击。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,终于将敌人击退,并缴获轻机枪一挺,圆满完成护送任务。袁大鹏因此受到7师政委曾希圣的表扬,并嘉奖锦旗一面。
1943年,7师发展到6000余人,教导大队也扩大到四个队:一队是营以上干部队,二队是连级干部队,三、四队是班排级干部队,教学、训练日益正规,组织机构日益完善。这一切,都凝聚着袁大鹏的心血。当年春,袁大鹏调任7师独立团副团长。
皖江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,斗争形势特别复杂,不但要与日伪军战斗,还要应对国民党顽军摩擦,战斗激烈而频繁。每次战斗,袁大鹏都亲临一线,经常带头冲锋,全身多处负伤。1943年11月下旬,桂顽以四个团的兵力向我巢湖、无为根据地进攻。袁大鹏率独立团在兄弟部队配合下,于岱山地区与敌人展开白刃战,血战一天,将敌人击溃,俘虏900余人,顽军以惨败而告终。1944年3月,日、伪、顽军1000多人联合向皖江根据地无为十里圩一带扫荡,袁大鹏奋起抵抗,他率部在正面阻击,命令一部向敌后迂回进攻,形成夹击之势。该次战斗歼敌100余人,敌人不得不狼狈逃回。
1945年以后,全国抗战不断取得胜利,皖江根据地也不断扩大。国民党军为了抢占地盘,争夺胜利果实,不断向我根据地进攻,皖江根据地更是成为桂顽的争夺重点。时任新四军7师56团副团长的衰大鹏(当时无团长,袁大鹏代行团长职务)奉命率全团守卫在无为周家大山一线,和桂顽四个团对峙,保卫师部及行署等首脑机关安全。2月中旬,桂顽176师527团、528团及其他顽军向我发起进攻。21日,我军得悉,敌计划以两个团兵力于22日拂晓向我周家大山防线运动。师部命56团准备抗击,同时命55团迁回敌后,实施对敌合击。当时袁大鹏脚部伤势尚未痊愈,但他接到命令后,二话没说,立即投入战斗。他将下辖三个营的兵力重新作了部署,一、三两营部署在周家大山和猪头山两侧,中间留100米左右的口子,诱敌深入,自率二营和特务连在胡家山团指挥所,与一、三营形成三角阵地。午夜前,各部已进入指定阵地,准备迎战。
22日拂晓,敌人以猛烈火力向我周家大山和猪头山一、三营阵地猛攻,先后攻击10多次,均被我军打退。但敌人不断投入重兵,进攻火力越来越猛。战至9时,由于弹药用尽,三营阵地失守,一营阵地也难以支撑,56团指挥所也受到敌人的猛烈攻击。这时,我计划迂回敌后的55团也受到敌人重兵阻击,不但无法实施其迂回包抄的任务,反而十分被动,团长当场牺牲,部队损失严重。袁大鹏已意识到,敌人进攻兵力远不止两个团,而且火力配备非常强。按常理,此时应果断撤出战斗,保存有生力量。但是为了保证师、旅后方机关和行署首脑机关的安全,为他们的转移争取时间,袁大鹏决心作最大牺牲,坚决抗击。他命令二营支援三营向周家大山阵地发起反攻,经过半个小时的血战,重新夺回了失守阵地,但没坚持半个小时,又被敌人攻占。此时,一营阵地也被敌人占领,整个防守阵地被敌分割,各部之间无法联系,伤亡越来越大。袁大鹏率特务连奋力抗击,战斗到中午,敌仍有增无减,火力越来越猛,特务连只剩下10余人,被围在一个村庄里。敌人一边以密集火力攻击,一边叫嚣让我军投降。袁大鹏感到村庄难以坚守,便带头冲向村外,虽然杀伤了一些敌人,冲出一条血路,但随即又被敌人四面围住。袁大鹏命令战士们就地卧倒,利用田埂掩护,向敌人还击。又战了半个小时,袁大鹏和仅身边的10余名战士,全部壮烈牺牲。
虽然56团作出极大牺牲,但由于他们有力的抵抗,牵制了敌人四个团的兵力,为我沿江部队向敌反攻创造了条件,在照明山、银屏山一带歼灭大量敌人,威胁到敌人后方,使得敌人向根据地全面进攻的阴谋未能得逞。26日,我沿江部队向敌全面出击,无为、巢湖一带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。